葫芦埠村的幸福生活

发布时间:2020-10-09
 

葫芦埠村整洁的村庄大道。 潍报全媒体记者 王玉芳 摄

本报讯(潍报全媒体记者 王玉芳)“如今路好走了,村庄干净了,村民富了。就连贫困户都月月有钱花,家里给拾掇得干干净净,政府照顾得比有儿有女的都强!日子好了咱就想唱唱戏跳跳舞乐呵乐呵。你看,这是村里给我们置办的音响和服装。”说起如今的小康生活,安丘市兴安街道葫芦埠村村民王玉叶喜笑颜开。她挑头在村里成立舞蹈队和业余吕剧团,娱悦身心、活跃村民的文化生活、歌颂党的好政策。

近年来,安丘市兴安街道葫芦埠村在该市、街道两级政府大力支持下,围绕乡村振兴,大搞特色种植、引进增收项目,实施硬化、美化、亮化建设,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,使昔日偏僻、贫穷的葫芦埠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,村民一张张笑脸上满满都是幸福指数。

葫芦埠村地处兴安街道的最西南边缘,全村130户人家,800亩耕地。传说很久以前村北的九顶莲花山上长着一棵“神葫芦”,葫芦里有一把想什么来什么、能够让人过上理想生活的“金钥匙”,葫芦埠村因此而得名。传说中的“金钥匙”并没有让村民富裕起来,因为常年干旱缺水,大姜等经济作物根本发展不起来,大旱的时候村里人畜吃水都到外村去拉。周围村庄的姑娘都不愿意嫁到葫芦埠受累受穷。是脱贫攻坚等一系列党的富民政策改变了村子的贫穷落后面貌。

要致富看支部,配强基层班子是农村发展的关键。2014,兴安街道党工委任命年富力强的王欣祥为葫芦埠村党支部书记。他顶着压力,请水利专家反复勘探,最终在西山上打出了三眼旺水井,终结了葫芦埠村的缺水历史!修建大型蓄水池,铺设灌溉管道,村民拧开阀门就能浇地。有了水,村里的经济作物发展迅速,大姜、芋头面积占到了70%,户均种植大姜4亩以上。村民王江祥去年种大姜、芋头赚了8万元,随着行情上涨,今年他家6亩姜预计收入翻番。 

“村民都奇知足。这一块里数着俺村发展快,街道拾掇得好,走着心里也亮堂。原先盖个章什么的得跑30里路到街办,现在党群服务中心建在村里,干会子活再过去也误不了事;客车通到俺村头,一天三趟出门特方便,村里建起大超市,逢五排十还有大集,手里有钱随便买。原先穷,出去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葫芦埠人,现在都羡慕俺庄,多亏政府支持!”王江祥对记者说。

  为了让村子发展迈入快车道,2019,市里选派第一书记赵子淳进驻葫芦埠,为村子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。

  作为安丘市政府办公室派驻兴安街道葫芦埠村第一书记,赵子淳与村“两委”干部拧成一股绳,发挥自己协调能力强等优势,不论是疫情防控还是引进项目、争取资金,样样跑在前头。先是300万元的光伏发电项目落户葫芦埠村,该项目每年可为40户村民分红6万余元,为村集体增收1.25万元,且持续20年以上;之后又引进建成占地200亩的全国最大日系紫藤培育基地,村民农闲可以进园打工挣钱,村集体当年增收15.7万元;基地的紫藤苗远销上海,三年苗卖到3000元每棵;帮助村里建起电商中心,农产品通过网上销售实现增值;做活“葫芦”文章,带领村干部到聊城“天下葫芦第一村”考察,与当地的葫芦加工企业对接,成立了安丘金埠葫芦种植合作社,搭建了2公里的葫芦架,栽植大、中、小不同品种的葫芦,既应景又增收。村里建起了党群服务中心,方便本村及周围十几个村的村民就近办理业务;市里的“村村通”工程把水泥路修到村口;去年,村里结合“户户通”拆旧改丑,把中心大街取直拓宽,安上路灯,搞好美化绿化、垃圾处理、农厕改造等;建起了超过万册的图书室,村民在这里可以看书查资料;为了让年轻人了解葫芦埠村的发展历史,“福禄”(葫芦)乡村记忆中心正在筹建当中。

  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,长效解决村民生活废水污水处理问题,争取资金200万元,规划在村西的湾塘建设一个葫芦形的污水处理项目,将村民的生活废水集中排放到里面,实现污水循环利用,打造成一个湿地公园。目前,项目资金已经到位正进入招标阶段,很快就能开工。另外,投资30万元的文化大院项目和高标准的牡丹园项目也已启动建设。

有了党的脱贫攻坚这把“金钥匙”,再加上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,葫芦埠村的明天会更好。(来源:潍坊日报2020102日)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